目的 对临床研究中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初步形成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指标条目池,旨在为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F)中自200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期刊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整理归纳,将证候类型、症状、体征等评价条目逐条记录到Excel中,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Modeler 18.0对评价条目进行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关联规则分析。将同时满足贝叶斯网络模型及关联规则条件的条目进行组合,初步形成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指标条目池。结果 共纳入合格文献94篇,包含21种辨证分型,总频次为100次,除气虚血瘀证(28次,28%)、痰瘀互结证(14次,14%)、血脉瘀阻证(14次,14%)、气滞血瘀证(10次,10%)这四类证型外,其他证型出现频次较低,故仅针对前四种证型进行数据挖掘,临床疗效评价症状及体征条目共38种,总频次为599次。初步形成心绞痛四种证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条目池:1.气虚血瘀证,主要条目为胸痛(贡献度0. 96);次要条目为胸闷(贡献度0.93)、心悸(贡献度0. 77)、舌质紫暗(淡紫)或有瘀点、瘀斑(贡献度0.77)、气短(贡献度0.83)。2.痰瘀互结证,主要条目为胸痛(贡献度0.94);次要条目为胸闷(贡献度0.94)、心悸(贡献度0.69)。3.血脉瘀阻证,主要条目为胸痛(贡献度0.94);次要条目为胸闷(贡献度0.81)、心悸(贡献度0. 69)、舌质紫暗(淡紫)或有瘀点、瘀斑(贡献度0.94)、脉涩(贡献度0.81)、疼痛位置固定、拒按、夜间加重(贡献度0.81)。4.气滞血瘀证,主要条目为胸痛(贡献度0.92);次要条目为胸闷(贡献度0.92)、心悸(贡献度0.83)、舌质紫暗(淡紫)或有瘀点、瘀斑(贡献度0.75)、脉涩(贡献度0.67)、胁肋胀痛(贡献度0.75)。结论 所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指标条目池可为开展科学规范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为证候核心指标的遴选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构建核心指标集(COS)奠定基础。